美日太平洋战争(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向南则可以攻占澳大利亚,称霸西太平洋。
美日矛盾激化
(一)自1853年马休·佩里率美国军舰访问日本为日美关系掀开新的一页后,直到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缓。美西战争中的胜利者美国和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胜利者日本从19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争夺霸权的角逐,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大增,日美关系急转直下,双方都开始把对方当作假想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美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1917年1月2日日本代表石井菊次郎和美国国务卿蓝辛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蓝辛石井协定,在协定中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特别是在南满的“特殊权利”。但同时提醒日本不得独霸中国,必须保证中国的门户开放和对各国工商业的机会均等。1921年11月到次年2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由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国参加的九国海军裁军会议和关于远东问题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宣布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日本交出所获得的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华盛顿会议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日美两国矛盾公开化,并加剧美日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二)1923年2月日本在修改帝国国防方针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把美国列为第一个假想敌国。九·一八事变后日美矛盾进一步发展,1934年日本宣布废除海军军备条约,1936年1月又退出伦敦裁军会议。日本脱离华盛顿、伦敦条约,严重地冲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意味着日本与美欧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 。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使得美国的战略地位与战略环境严重恶化,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年美国在亚太地区采取三项互有联系的行动:加紧援助中国抗战;加紧对日经济制裁 ;开始与日本谈判。这样的软硬两手构成当时美国远东战略的实际内容。德国闪击西欧成功致使欧美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欧洲战场而无暇东顾,使东南亚上空呈现真空状态,给日本可趁之机。日本改变此前对签订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观望犹豫态度,1940年9月27 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它实现日本帝国主义的“适应世界形势之骤变,迅速建设东亚新秩序 ,谋求加强日德意轴心”的基本方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