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河岁月》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个渠道(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915年9月,陈独秀就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名为《新青年》),这本刊物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此,陈独秀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二十世纪俄罗斯之共和,前途远大,其影响于人类之幸福与文明,将在十八世纪法兰西革命之上,未可以目前政象薄之。”
同样的,十月革命的胜利,让李大钊备受鼓舞,“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
李大钊敏锐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他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和演讲,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惟理论,在实践上,1920年3月,李大钊倡导在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组织。
日本渠道
1920年之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是日本,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达、李汉俊、杨匏安、陈望道等。
“日本渠道”,主要是因为中日两国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尤其是近代以来两国民主运动发展与政治文化交流非常密切。比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都有旅日求学的经历,他们通过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李达曾三次到日本求学。跟前两次求学大不一样的是,第三次他放弃了理科学习,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李达翻译了三本著作:《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而这三本译著则总体上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李汉俊12岁就赴日求学,1918年李汉俊回到上海,向进步青年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推荐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很多人。董必武曾经回忆:“当时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日本的合作主义等,各种主义在头脑中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说要搞俄国的马克思主义。”
来自广东的杨匏安,在中学时期就读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大量著作,建立起了中国近代发展脉络。正是带着这样的脉络和问题意识,到日本求学后,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回到广州后在《广东中华新报》副刊连载《马克思主义》,成为华南地区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