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千年之问:光是什么?(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牛顿的微粒模型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事实上,当光穿过一个小洞时,它就像水中的波纹一样扩散开来。牛顿的微粒模型不能解释这种现象,而惠更斯的光波模型却可以。尽管如此,科学家们通常倾向于否定惠更斯的理论,而相信牛顿,毕竟后者写了《原理》这本书——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书之一。
到了1801年,惠更斯的模型终于得到了一些支持,这一年托马斯·杨(Thomas Young)完成了双缝干涉实验。实验中,托马斯·杨将一束光通过两个并排的小孔,光通过小孔后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图案。在有规律的间隔中,从两个孔中产生的交叠波纹要么相互结合产生更亮的光,要么相互抵消掉,就像海浪一样。
大约50年后,另一个实验使惠更斯的光波模型处于上风。1850年,傅科(Léon Foucalt)比较了光在空气的速度和光在水中的速度,发现与牛顿的断言相反,光在密度更大的介质中并没有移动得更快。相反,就像波浪一样,它的速度变慢了。
又过了11年后,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发表了《论物理的力线》(Physical Lines of Force)一书,他在书中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注意到它们与光的相似之处,这使他得出结论:光就是电磁波。
惠更斯的光波模型似乎赢得了胜利。但在1900年,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了一个想法,引发出了关于光的全新概念。
普朗克把电磁波能量分成独立的能量包,由此解释了辐射的一些令人困惑的行为。1905年,爱因斯坦以普朗克能量包的概念为基础,解决了光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宣告两者打个平手。
正如爱因斯坦所解释的那样,光既具有粒子的性质,也具有波的性质,每个光粒子的能量对应于波的频率。他的证据源自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光将金属中的电子撞出来的一种现象。如果光只是一种连续传播的波,那么光在金属上照射足够长的时间,总是会把一个电子踢出去,因为光传递给电子的能量会随着时间积累。但是光电效应实验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1902年,菲利普·莱纳德(Philipp Lenard)观察到,光只有超过一定能量,或者说光超过一定频率时才能从金属中踢出电子,并且这个过程似乎是在光接触电子的瞬间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光更像是一个粒子,带着一份特定的能量。
另一方面,仍然有人相信光的波动模型,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Millikan)就设法推翻爱因斯坦的假设。密立根仔细测量了光电效应中光和电子之间的关系。令他惊讶的是,他反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令他独享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