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鹰之怒:一战中的俄罗斯帝国(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朴次茅斯条约》签署现场)
之所以要急忙的退出这场世界大战,俄国有自己的原因,1905年1月22日,首都警察击毙了130名向沙皇请愿的工人,由此引发了“1905革命”。这场革命,尽管最后被镇压,但是也证明,俄罗斯帝国的民众已经被点燃了,沙皇稍有不慎,罗曼诺夫皇朝300年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三、两把剑:外交与军队
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随即同奥地利、普鲁士两国签署了《神圣同盟》的协议,在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俄罗斯对亚洲的野心,俄罗斯长时间的外交盟友都是奥地利和普鲁士,特别是在1848革命时期,沙皇尼古拉一世帮助奥地利帝国镇压奥地利境内的匈牙利人起义,这尤其能体现出俄国同奥地利之间的友谊。不过,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却让俄国着实寒心,奥地利选择了武装中立,自此开始,俄国同奥地利的关系急转直下。
伴随着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俄国再次寻找盟友的希望,1872年,俄罗斯、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签署了“三皇同盟”,俄国与德国签署协议,如果一方遭受某个大国进攻,那么另一方有义务派遣一支20万人的军队进行支援。“三皇同盟”标志着东欧的保守联盟死灰复燃,但是不得不指出,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野心,促使这个同盟无法长久,同时1875年俄国联合英国要求德国不会向法国发动战争的时候,联盟不和谐的因素就体现出来了。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德国虽然又一次同俄国签署条约,但是随着俾斯麦在1880年下台,这份条约也就就此告终。
此时,对于俄国来说,毫无疑问,俄罗斯被孤立了,英国同他有争端,奥匈帝国亦然,而德国紧紧的同奥匈帝国联系在一起,自然是不可能和俄国结盟。唯一的结盟选择,只有法兰西共和国。

(三皇同盟,后面中央者为俾斯麦)
单从个人角度出发,彼时的俄罗斯并不愿意和法国结盟,主要是因为法国是一个共和国,而俄国则是帝国,加之俄国传统的亲德国倾向。可是问题在于,目前俄国只有法国可以供他做决定是否同盟,再加上法国为俄国公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因此1891年开始,俄国同法国进行了谅解,1893年谅解上升为《俄法协约》,1904-1907年间,随着英国同法国的友好协议和同俄国之间的条约签署,最终在1907年形成了三国协约。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