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不得日本沉没的,就是日本人自己(6)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7分,原子弹爆炸后约两分钟的蘑菇云照片。摄影场所是爆心7公里外的旧安佐郡古市町(现广岛市安佐南区)的神田桥附近。摄影者是时任广岛市卫生课放射线技师:松重三男。
1941年,小松左京十岁,在儿童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关于原子弹的小说,觉得这是胡说八道。那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一种炸弹能炸毁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
四年后,两颗原子弹落在了日本本土,广岛和长崎变成一片焦土。这是小松左京第一次发现,世界末日的“想象”,并非凭空虚构,对日本来说,并非不可能发生。
最让小松左京觉得困惑的是,昭和天皇宣布投降前,日本人尤其是青少年,大多为政府的口号“一亿国民总玉碎”而热血沸腾,但战败之后,日本人仿佛很快就忘记了这种心态,国家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转型,成为一个高楼林立的世界工厂。
人们一方面为1960年代节节高升的经济增长感到自豪,一方面也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核能威胁而忧虑,于是日本人生造了一个爱吃核能的怪兽哥斯拉,以及无数因为环境污染而变异的怪兽。
不同形态的哥斯拉。
小松左京表示,日本从战前到战后的巨大转变,让他开始重新思考“日本”和“日本人”的定义,才有了这本《日本沉没》。
他的回答总体上是悲观的:
在日本陆沉的过程中,政界的勾心斗角、政治的冷漠无情、人性在绝境中的自私丑态都表露无遗,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日本民众保护家人、力挽狂澜的勇气,但一切都不可阻挡地朝着设定的方向发展——日本沉没。
在目睹日本彻底没入海平面的一刻,不同人的反应也耐人寻味。
最早发现这一灾难的地理学家田所雄介绝望地说,日本列岛的山川、湖泊、森林、生物都消失后,日本人就不再是日本人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