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987年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试水商业片,任务落到了李少红几个当时还是年轻导演的身上,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愿意拍庸俗的娱乐片,互相推诿之下最后推到了李少红导演身上。当时李少红导演委屈的直哭:“你们太过分了,太欺负人了,为什么让我去拍娱乐片?”
但最后拍出来的惊悚影片《银蛇谋杀案》在当年却非常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
导演张扬的父亲,张华勋导演曾拍摄完《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后遭到了评论界猛烈攻击,他曾经愤怒地问道,拍娱乐片算不算探索?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有更猛烈的批判,最终他只能改拍文艺片去了。
南加大有非常著名的一句校训“现实在这里中止”,电影本质的力量就是为观众造梦,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圆的梦。看看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大片,主角的结局往往都特别好,让观众看了不会那么压抑。艺术片则不同,它更喜欢反应人性阴暗的层面,故事讲的也都是边缘人群的故事。
艺术片没有问题,它能引起人们对生活苦难的反思,通过主角的人生反思现实世界的痛苦。但问题在于,之前国内只有艺术片能通过各个电影节走出去,很少有其他类型的电影走出去。国外观众看到中国的电影,就会认为中国就是这个样子,这非常不符合我们文化要承担起的宣传责任。
90年代时导演拍商业片甚至还有难以启齿的羞辱感,直到把欧洲电影节几乎拿了个大满贯的张艺谋2002年《英雄》的上映,才逐渐开始扭转这种思路。
《英雄》剧照
梁家辉多年前在一个采访里说,我们应该拍我们中国的电影,把一部中国的电影带到西方的世界,让西方的观众去欣赏。
而中国文化拥有者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从文化资源来看,中国有着最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资源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具有经济开发的丰富源泉。
如此优秀的中华文化应该走出去,建立品牌、版权、发行网、人才和技术的完整文化产业工业链,像好莱坞承载美国文化一样扬帆出海,布局全球文化产业,对外宣传国内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世界认识中国、正视中国。
这是中国电影文化界所必需承担起来的责任,而在全球传播过程中,如何将中国文化元素与国际元素相容,让国外观众更易理解和接受,也是考验国内电影人的重大问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