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中国真实国家形象(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二是鼓励民间组织的参与。民间组织参与文明国际传播能让外国民众更容易接受,能避免其对于政府行为主观的不信任乃至反感。对于一些民间组织,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培育和资助,从而鼓励它们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重视文艺工作者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牢记责任和使命,通过优秀的作品真实客观地展现中国人的理念和精神世界,让更多的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要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不断拓宽传播渠道
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离不开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其话语体系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要有说服力和辨识度。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离不开有说服力的话语体系作为中介工具,要重视宏观层面的话语体系构建,也要加大对微观话语体系构建的研究,从而在传播过程中以微见著,更体现说服力和亲和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要有辨识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是要有议题设置的能力。议题设置是对外话语权争夺的重要手段。多年来,西方世界利用自身话语权优势、网络技术优势、语言优势,在一些问题上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对中国采取双重标准并横加指责。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议题设置方式在世界上展现自我,尤其是要重视在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主张、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态度和相处原则这些方面的介绍。
三是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内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作为基础。国内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能简单地拿来主义、照搬照抄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该立足于中国特色,反映中国问题,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四是要做到融通中外。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是要内外有别、融通中外、兼容并蓄,注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特点,在话语体系的打造上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也要尊重、考虑其他国家人民的思维习惯、文化传统、风俗特点,求同存异,不断寻找中外交流的话语共同点。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还需要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一是创建多元传播渠道。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二是打造有影响力的外宣媒体。要支持众多的国内主流传媒勇敢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打造一批在国外有影响力的外宣媒体。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