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书丨最好的爱情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同时,青年人要看到,如果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钟情,这样不仅在感情上不平等,而且本身难以产生共鸣。可见,爱情具有对等性特征。男女间的平等,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会延伸和体现在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作为爱情的必然趋势是建立家庭,为此当事人必须有义务承担起建立家庭的各种准备,而不能沉溺于无尽的精神交往中。
幸福的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这是婚姻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婚姻的缔结要以爱情为基础。马克思认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即要求人们在缔结婚姻时应该以爱情为基础。另一方面,婚姻自由。爱情成熟的结果就是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婚姻并不是“镣铐”,当婚姻没有感情时也应该得以解除。
恋爱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恋爱,是青年关注和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为青年人在实践上做出了榜样,在理论上提出了正确的恋爱观。1866年8月13日,在给保尔·拉法格的信中,马克思提出了正确处理恋爱问题的基本观点。
恋爱要把握好表达方式。同许多青年人一样,1866年正在法国巴黎大学读书的保尔·拉法格,在马克思家里遇见劳拉·马克思,两人从好感到友情,从友情到爱情,热情不断高涨。马克思不得不提醒向劳拉主动进攻的拉法格:是否应该涉足婚恋和如何涉足婚恋。事实上,马克思当然懂得青年人有完全的自由恋爱的权利,也知道作为长辈对子女有“批准”的权力。因此,他以长辈的身份教导拉法格和劳拉在婚恋面前要保持清醒。
鉴于自己早年的恋爱经历和人才成长的规律,马克思深深懂得青春的宝贵和完善自己才干的重要性。因此,在爱情和事业的关系上,他提出先完善自己再谈恋爱婚姻的看法。
对青年马克思来讲,如何正确处理爱情和事业关系,也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但他很快以正确的行动,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青年马克思在爱情上有过热情奔放的经历,而他很快地摆脱了感情的纠缠,清醒理智地投身于学习和工作,终于以“不但思想丰富,很有洞察力,而且兼备渊博的学识”的好评通过了博士论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柏林大学。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面对失业和现实的挑战,不再有卿卿我我的沉湎,利用《莱茵报》阵地为劳动人民主持正义,逐步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在婚后短短的两个月的蜜月生活中,他更是化爱情为力量,写出了《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问题》等不朽的作品。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马克思铸造的理论武器触犯了普鲁士政府,受到政府的迫害。1845年,婚后的当年他就被迫离开祖国,流亡巴黎。由于法国政府害怕马克思的革命立场,又迫使他离开巴黎流亡布鲁塞尔。1849年,马克思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客居伦敦,专注于《资本论》巨著的写作,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从坚定的步伐中,人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爱情问题上坚持了“事业第一、爱情第二”的原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