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首部纪录片《美国工厂》内核竟是“中国工厂”(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美国工厂》展现的中国企业本土化一波三折
当然,来美国设厂和把流失的制造业带回美国,并不能使福耀在美国一帆风顺。在给美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文化的冲突以及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质疑工厂原料、员工权益保障、卫生环境是否达标、公司是否按照美式监督和标准来经营等等问题,使得这个一度帮助美国崛起的中国公司陷入僵局。
《美国工厂》导演讲述美中文化差异在哪?
《美国工厂》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工人无法理解中国工人为什么能忍受长时间的机械化劳作,不顾风险和劳累,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中国工人的生活处在上升期。和他们的父辈相比,中国工人的生活和收入在稳步提升,他们觉得未来有希望,因此能忍受繁重的劳作。
同样,中国工人无法理解美国工人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有工作有收入还要搞工会闹事,为什么每天八小时工作,30分钟午餐时间、外加两个15分钟休息依然不满意。导演说,那是因为美国工人跌出中产阶级之后,再回到中产阶级的希望渺茫。
影片中一位女性黑人员工说,当初她在通用公司的时候,时薪29美金,孩子要双球鞋,她会毫不犹豫地买下;现在她在福耀公司,时薪14美金,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手买鞋了。一位女性白人员工说,她被通用解雇后破产,只能在妹妹家的地下室居住。来到福耀之后,她每月花480美金薪水,租了一套小公寓。她因为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感到高兴。
当然,到美国设厂和把流失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带回美国,并不能使福耀在美国一帆风顺。文化的冲突以及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最终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和各方的支持协助下,福耀代顿工厂慢慢走入正规。
《美国工厂》此时上映 意味深长
对于奥巴马为何选择《美国工厂》作为旗下公司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奥巴马表示,它抓住了文化的碰撞,用一种人们熟悉的方式讲述在全球化面前的适应过程。

奥巴马首部纪录片《美国工厂》内核竟是“中国工厂”


△奥巴马接受采访画面
多家美国媒体指出,这也许是对特朗普“逆全球化”政策的一次委婉反击。
影片中提到的俄亥俄州是特朗普的选举票仓。特朗普曾承诺给当地工人带来就业机会,但今年早些时候,俄亥俄州的另一家大型通用汽车工厂又关闭了。更为讽刺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对美国投资骤减,像福耀玻璃这样的“美国工厂”反而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重要生命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