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语者》:空谷静音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并不喜欢黑暗和寒冷。但有人却专门寻觅而去,在极度黑暗和寒冷中,作着自我的探寻,也许还顺便探寻了宇宙的秘密。这群人就是年复一年,在离北极最近的小镇朗伊尔城住下来的科学工作者,以及那些为了与寒夜极光相处而至的普通人。他们一起,在北纬78度的北极,抱团组成了人类最寒冷、最北的社区,一个科学严谨,又充满诗性的乌托邦。
纪录片《光语者》,是中国北极科考队的“副”产品。影片的清冷、安宁,对于周边细腻的观察记录,迥异于一般的热血叙述。它像是沾染了北极的气息,空谷静音,不曾高声语,恐惊寒夜人。一切记录,都以北极圈极夜时负责留守黄河科考站的队员刘杨的视角展开。
零下27摄氏度,24小时黑暗,朗伊尔将度过漫长的120个极夜。这里曾有过矿业,在1962年的一场矿难后,矿井逐渐封闭,慢慢演变成一座只为科考驻扎的小城。来自十多个国家的科考站、研究所,都在这里设有驻扎机构。波兰的极地海洋研究专家皮奥特收集了25年的大气资料,缓慢又扎实;德国的气溶胶专家用时间和激光的分配,测算着空气最精微的变化……这里的人们慢慢都活成了一把钻头,寂寞而专注。
人们无法使用手机,唯有彼此间直接交流,社交媒体在这里失灵了。极端环境让人抱团取暖,科学家们形成了数据共享、坦诚交流的社区,一个科学部落就这样隐匿在北极荒野,与世隔绝。刘杨感受到某种对抗孤冷的温暖,也是人理想中的交互——尊重别人,也就获得更多理解包容。旷野中,很多无人居住却一应俱全的小木屋,供在外行走的人取暖、歇脚,它的门是不上锁的。极夜带来的人际文化,与别处完全不同。
有人前赴后继从世界各地来此,开始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满头银发的版画家,在这里最细致地观察暗影;音乐装置艺术家,捕捉着空气极静状态下的颤栗;驯狗师夫妇,为来观光的人们提供雪橇犬,也轻声抱怨着客人与游客的区别——谁真正关心着北极,谁只是欲望驱使下的破坏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