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你能想到的我们都想到了(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刘慈欣坚定地选择前者。
我们常说,“科幻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人看见未来的样子”。
在刘慈欣的作品里,很少见有关数字生命与赛博科技的畅想。
他大概绝不想让读者小朋友因他而对赛博空间产生过度崇拜,从而引导人类文明沉溺于虚拟的满足。
《人生切割术》
说到这里,看过《流浪地球2》的读者想必已经明白,为什么说《流浪地球2》是一部“不那么刘慈欣”的刘慈欣改编作品。
《流浪地球2》的确有很多非常“大刘气质”的元素:比如“太空电梯”、“方舟空间站”的巨构复现、“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太空浪漫,以及虽九死而犹未悔的人类先驱精神。
但与此同时,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它都在讲数字生命与意识上传,并且暗示,如果还有第三部,那么重点将进一步放在赛博空间。
这无疑不是刘慈欣式的创作母题。
当然,并不是说“赛博世界”与“太空歌剧”有高下之分,用刘慈欣在央视采访中的一句话来说:
“科幻电影、作品,包括科幻作家,他就是时代的产物。”
刘慈欣的母题,是全球黄金时代科幻作家的共同特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阿西莫夫、克拉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小松左京、田中芳树,以及21世纪头十年的刘慈欣,创作的黄金期都处在本国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时代的影响下,他们自然而然地崇尚更高更快更宏远的方向,作品永远充满外向的勃勃野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