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以光影书写二战史的视角变迁(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事实上,该片之所以在众多二战题材中脱颖而出,重要原因正在于此。
据悉,原作者施林克生于1944年,是德国战后一代。 《朗读者》写于1995年。在二战结束半个世纪后,作家试图通过这个故事,写出他这代人对父母及家国故土的一种感情困扰。在小说中,施林克写道:“我们这些第二代(战争第二代),过去和现在究竟应该怎么对待那些有关灭绝犹太人的骇人听闻的信息呢……我在问自己,仅仅判决和惩罚少数几个人,而让我们这些第二代人继续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沉默下去,难道应该这样吗?”有评论认为,这种复杂的情感,倾吐出了作者“重新审视历史”的心声。
全新人文时代,儿童视角别有深意的构思及传达的意义值得我们一再品味
经历了“反思浪潮”后,新旧世纪交替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那场战争的认识大多来自影像或书籍。这个时期的反战题材在商业电影的夹缝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人文时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美丽人生》和《钢琴家》了。对于《美丽人生》,很多人在看后的第一反应是心碎。确实,不少人没料到这个名字听上去很美好的片子,说的是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意大利喜剧片导演罗贝托·贝尼尼用了一种轻松的调子来表现战争中的父爱,它和《虎口脱险》的喜剧色彩截然不同,是那种令人惊心动魄的喜剧。这里头包含着导演对战争的态度,以及对这些受苦难者的关怀。而今年上映的一部新片,因为与之相似的儿童视角与喜剧色彩,被人拿来与《美丽人生》作比较。这部电影就是年初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在豆瓣也保持了8.4的高分的新片《乔乔的异想世界》。
《乔乔的异想世界》由塔伊加·维迪提导演,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二战尾声,一名年仅10岁的小纳粹狂热分子乔乔如何与母亲在家中藏的一名犹太女孩相处,并逐渐与世界和解的过程。在《美丽人生》里,我们看到在集中营里的父亲为孩子营造一个“童话世界”;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我们看到德军将领的孩子与集中营的男孩成了朋友,却不幸被当成犹太人送进集中营的悲剧。这些故事以孩子的天真善良作为战争的遮羞布,让我们透过孩子单纯的眼睛去看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脆弱的童话摇摇欲坠。而《乔乔的异想世界》与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未将孩子以纯粹的局外人置于战争外。《美丽人生》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的孩子对战争是全无了解的,他们是至纯至真的小孩。而《乔乔的异想世界》让乔乔参与其中,甚至赋予了他希特勒青年团成员的身份。在训练营中,这些年幼的孩子被灌输的是“犹太人是长犄角的怪物” “看见犹太人要举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