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护“国宝”红树林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专家点评】
作者:吴守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种种美誉彰显了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力度,扭转了红树林面积减少和退化趋势,红树林面积由2001年的2.2万公顷增长至现在的2.7万公顷,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红树林面积净增长国家。然而,我国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汇聚多方合力,让红树林成为美丽中国的闪亮名片。
遵循规律,科学保护。汇集多学科研究合力,在红树林品种选育、引种实验、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珍稀物种保护等方面设立课题,开展“揭榜挂帅”,突破红树林修复关键技术制约。要遵循红树林生长繁殖规律,坚持生态优先,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红树林生态修复应与区域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吻合,坚持系统观念,避免对鸟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等产生负面影响。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依托在深圳建立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平台,汇聚国内外研究力量,加强红树林保护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前沿成果,分享我国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手段等。加快红树林专业人才培养,形成各具特色的红树林科研团队。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着力加快红树林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切实把红树林保护的责任落地落实。科学制定全国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将红树林资源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促进部门联动协同;创新红树林保护方式方法,取得更大保护实效;建立红树林资源保护考核机制,将红树林资源保护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年度绩效考评等考核评价内容和林长任务清单,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提高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水平,定期对红树林营造质量及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落实后续保护修复措施,并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与红树林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加强红树林分布情况调查,通过设置各级林长及护林员,加强红树林资源的网格化管理,并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污染和人为破坏红树林的行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