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一部剧演活一代中国人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我爱我家》:一部剧演活一代中国人


看完《我爱我家》,也就看尽了90年代的社会风俗与家庭风气,也就看懂了人情社会中的国家变迁与社会转型。当然,你肯定能笑着看完。
文/赵渌汀、郑猛
抬杠拌嘴皆世态,饭桌“嘬”出人间情。转眼间,《我爱我家》已经为我们抖了22年的“包袱”。
1994年,这部中国首部情景喜剧首播。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喜剧还可以这样演:台上演员飙台词“包袱”不断,台下观众正襟危坐,笑声不停。但笑归笑,透过电视机屏幕,你却看不到观众的笑脸。
对喜剧来说,“包袱”多不是难事儿,扔得“稳准狠”却不容易。但《我爱我家》做到了:它扔出最具市民气息的“俏皮台词包袱”,在准确击中观众笑点、社会热点和时代痛点后,狠狠地为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情书写留下了一笔。
“《我爱我家》只会出生在90年代,也只能出生在90年代。”《我爱我家》导演英达说。
“东西是好东西,但要看怎样才能更本土化。”
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留学时,英达去现场看过家庭情景喜剧《考斯比秀》。回国后,他决定把这种喜剧方式移植到中国。他向父亲英若诚请教,英若诚的意思是,“东西是好东西,但要看怎样才能更本土化”。

《我爱我家》:一部剧演活一代中国人


于是他找来王朔,“我爱我家”的剧名正是王朔拍板决定的。后来王朔因故无法参与编剧工作筹备,就向英达推荐了梁左,梁左就此成为这部剧的文学师。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梁左是英达的师兄,此前他专心于相声创作,出过《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等佳作。“给丫关起来,搞不好就弄出一《红楼梦》,最损也是一《飘》。”王朔当时这样评价梁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