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至死是少年?也大可不必(9)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坦白讲,相比于30岁 的姐姐们所遭遇的行业困境,“哥哥们”的确缺乏“厮杀”的动机,他们既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不需要突破年龄的桎梏,也不需要阐释自己父亲、丈夫之外的身份。
中年男性能够出演任何角色,20岁的学长,30岁的高管,40岁的单身父亲,50岁的职场前辈。对照“姐姐”,如果自然老去,30岁后,几乎遇不到合适的角色;而如果继续保持青春容颜,又会产生另一种尴尬,萝严肃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当她们这样稚嫩脸硬演到中年人阶段时,那感觉就太违和了。”
于是,哥哥们面前唯一的“荆棘”可能就是“油腻”了,为了“去油”,最安全的着力点显然是成为清爽的“少年”。
然而,过分强调少年,本身也是一种油腻。在难以忽视的性别红利下,“少年”的话语遮蔽了背后的矛盾,哥哥们被塑造为历经艰险的生活“受难者”,人至中年,苦尽甘来,只需要回归一种澄澈状态,向观众承认,“男人至死是少年”。
很大程度上,《哥哥》是对现实社会中中年男性和女性处境的基本映射。因为资源分配的不对等,中年男性无需像女性一样面对竞争和厮杀,年轻的时候他们不缺机会,而长达数十年的事业周期也让他们在步入中年后尚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的余力。
但事情也有两面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江湖地位”不复以往,回归家庭又发现妻子不再需要他,孩子也已经长大,此时,他们或许只能面对被逐渐忽视、边缘的命运,成为一个被束之高阁的“摆件”。
不过,部分男性的命运之所以走向“沉默的中年男人”,也是传统性别角色规训所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在只有阳刚、成功才是优质男性的标准之下,唯有自己独自消化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
这样说来,如果《哥哥》将立意放在男性的中年危机上,或许会收获更好的效果。
但可惜的是,在第一季《姐姐》“高开低走”,第二季《姐姐》直接成为“广告开会”的招商节目后,《哥哥》节目组仍未能吸取全部教训——《姐姐》的问题本质不在于女性力量没能得到释放,反而成为商业附庸,并不在于过于关怀女性,以致被部分观众认为“挑起性别对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