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2次背叛,孙中山不计前嫌给他兵权,他为何要再次叛变?(5)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全军举着孙中山的革命旗帜,将士用命,勇敢作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经过10个月的奋战,打败了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北洋军,占领了闽西南的汀州、漳州、龙岩等地(共20多个县),建立了根据地,称为“闽南护法区”,初步立下足跟。
5、称势扩编“陈家军”
这时,北洋军阀中的皖系控制了北京政府,和直系矛盾日益尖锐化。皖系主战,直系主和。直系和桂系联成一气,主张“和平统一”,在北方对抗皖系主战派,在南方倒孙中山的台。
皖系为对付直、桂联合,乃由皖系的福建督军李厚基与陈炯明的粤军达成停战协议,并于1919年6月达成划界协议。
粤军利用停战机会,从事扩编整训,发展兵员至2万余人,编成两个军。
陈炯明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许崇智为第二军军长,邓仲元为总部参谋长。
但此时两军已逐渐呈现分歧状态。第一军驻地为漳州、龙岩等地,实力较强,其部属多为陈的亲信及其家族兄弟,拥陈过于拥孙。
第二军驻地为汀州,实力较弱,较能坚定地拥护孙中山。故此时已孕育着孙、陈分裂的根苗。
1920年8月12日,陈炯明的粤军奉孙中山命回师广东,打败了盘踞广东达五年的桂系军阀。
1921年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5月5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职。6月20日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援桂军总司令,率领粤军讨伐桂系军阀。
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彻底打垮了桂系军阀,把广西纳入孙中山的广州政府的管治下。
孙中山因据有两广,决定乘胜出师北伐,以打倒北洋军阀,统一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但陈炯明自率粤军回粤后,始则反对孙中山在广东建立正式政府和出任总统,继则和南北军阀相勾结,亟力破坏孙中山进行北伐,并不惜为此进行反革命武装叛变。
6、陈炯明为何叛变?
当北伐军进入赣境时,陈炯明就密令叶举率由广西移驻梧州及高雷的50余营“陈家军”,于1922年5月18日开进广州及附近一带,设总指挥部于白云山郑仙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