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到了1988年9月,邓小平更加感到,仅仅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已经远远不够了,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一个月后,他又在一次视察谈话中指出,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的这些论述,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证明,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充分体现出他具有的深远的战略眼光,为以后党中央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1984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表明小康的目标能够达到。邓小平随即把目光又投向21世纪,开始酝酿中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在此前多次阐述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他指出,“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穷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此后,他又不断完善这一表述。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确定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图为党的十三大会场。
半年后,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阐述这一战略,并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目标。
“三步走”发展战略,对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作了积极而稳妥的规划,既体现了党和人民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又反映了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