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使命与担当故宫博物院95年的回顾与展望(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完整故宫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重心。作为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弄清博物馆藏品的数量与种类,是实施保护和研究的前提。历史上故宫博物院已经进行过五次大规模的清理。第一次是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后逐宫逐殿的清点清宫藏品,此次工作自1924年底持续到1930年完成,出版《故宫物品点查报告》28册,据统计当时文物数是117万余件套。第二次是故宫南迁文物于1950年起分批北返后,于1954年至1965年分两阶段进行的文物清理。这次文物清理后形成了以故宫旧藏汇总为“故”字号文物登记账和1954年开始登记的“新”字号文物登记账合成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登记账,经过账、单、物“三核对”的文物共1052653件。第三次是“文革”结束后,于1978年到1987年进行的文物清理工作。第四次是故宫将60%的文物移入了地库中保存后,于1991年到2001年进行的整理鉴别、分类建库等工作,为后来的文物清理打下了较好基础。
第五次是从2004年到2010年进行的七年文物清理工作。此次清理从文化整体的角度,将宫廷遗存大部分纳入了文物范围。经过七年清理核对,故宫博物院藏有文物1807558件(套)。2014年,故宫博物院启动藏品三年普查清理,延续和深化第五次文物清理工作,使故宫博物院文物总数达到1862690件(套)[1]。
文物清理为故宫文物的集中保管、避灾脱险和文物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将文物从分散清点到建立文物库房集中保管是故宫人始终坚持的管理思想。作为在古建筑中建立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一直面临着保存空间、展示空间不足、文物分散管理的问题,因此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后,即通过各种方式集中文物,建立专业库房。历史上,故宫博物院在1931年建成了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的延禧宫文物库房,1936年建立朝天宫文物库房。20世纪80年代开始,故宫博物院于1987年至1997年投资1.4亿元建成2万平方米的地下文物库房,将大部分文物搬入地库中保存。(二)集中保管文物是让文物远离险地、远离战火的基础。抗战时期,为保护文物安全,1933年2月起,故宫博物院1.3万余箱百余万件文物分5批南迁。在全民族的守护与支持下,这些文物先南迁华东,后避地西南,最后集中重庆,分道东归南京,在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中又于1948年分隔两岸。
故宫文物南迁行程数万公里,跨越数十省市,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点收保护文物,修建保存库,成立南京分院,组织各种展览会,合并古物陈列所,为保护中华民族文脉,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谱写了一曲文化抗战的壮歌。(三)文物清理工作,不仅是文物账的核对,也是加强文物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提升对文物整体认识的过程,更是进行文物保护、文物研究、后期展览出版等文化传播工作的基础。在大力整理和保管藏品的基础上,我院还发展了文物修复工作,到上世纪80年代,裱画、铜器、钟表、摹画、漆器、镶嵌等修复专业发展迅速。(四)故宫博物院保存了许多中国古代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物修复复制技术,其中古书画的装裱与修复、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制、宝玉石的雕刻与镶嵌、传世漆器与木器的修复、古书画临摹复制技术、古钟表的修复技术、囊匣的制作技术、官式古建营造技艺等技术,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有的历史甚至更为悠久,是经过世代相传、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形成的有着完整工艺流程的技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