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我在情绪之网徒劳地挣扎,无人知晓(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影片中的父亲经常处于“夹缝”中:他站在前妻和现任妻子之间左支右绌,他被嵌入门框中似乎无法动弹,他在电梯中的人群里面无表情,他在等电梯时被两边的墙壁夹在中间显得异常落寞,他在会议室的同僚中似乎格格不入……正是在这些具像化的视觉语言中,我们看到了彼得身为父亲、丈夫、商界精英的心力交瘁。只是,当观众想到彼得由于道德有亏,另组新家而导致生活一地鸡毛,又有一种“报应不爽”的快感,这就使影片的情绪累积和主题建构出现了重大的消解力量。
影片还利用几个重要场景来体现不同的情绪指向。彼得的办公室装修豪华,但玻璃太多,显得冰冷空洞,彼得也常常在办公室神情疲倦,心神不宁;彼得的家里,是一种工业风的装修格调,看上去粗粝朴素,像是裸露了不事雕饰的生活真相;凯特的公寓里,则有太多门框,形成了一种囚禁感。这些场景让人物像是时刻被俗务缠绕,被日常生活的琐碎所挤压。
《儿子》作为一篇“命题作文”,情节上人为加工和主题上强行拼凑的痕迹过于明显。这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也很难在一种更为日常的氛围中,让观众看到青春期的孩子被困在心绪里更为普遍的状态。当然,如果忽略影片在编剧上的一些粗糙和生硬之处,创作的出发点具有较为浓厚的人文关怀意味。我们看到了孤独敏感的少年被忽略、被伤害的处境,我们也看到某些父母过分强调自己作为个体有自由生活的权利时,却忽略了为人父母的那份担当。从这个意义来说,影片对于身为父母者敲响了一记警钟,让他们意识到责任、陪伴与交流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为孩子提供一个庇护所和生存的保障。
影片确实深入家庭内部的诸多裂隙和残缺之处,烛照亲密关系中那些难以言说的隔阂与冷漠,揭开许多情感关系慢慢走向平淡和庸常之后的麻木与苍白,以及这种麻木与苍白在孩子心中投下的阴影。在这种宿命般的苍凉感中,影片映照了芸芸众生的某些生命常态,让人不免唏嘘感叹,心潮难平,并意识到在任何一段情感关系中,用心经营,用心感受,用心聆听,都是必需的人生修炼课。只是,当影片过分沉溺于心理病症结果的呈现,却淡化了对于病因的探究,或者在对病因追问的时候刻意突出人物处境的特殊性以及父辈的道德亏欠,无疑会影响观众对于人物命运的深度共情,进而影响影片主题表达的普遍性以及所能达到的思想深度。(龚金平)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