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特别篇:《苏轼,一生的百种经历》(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如果把人命运中的某个事件当成一个坐标,那么苏轼的这个坐标就发生在他44岁那年。
那一年乌台诗案爆发,“乌台诗案”不仅是苏轼仕途的转折点,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一个旷达的苏东坡代替的苏轼登上了历史舞台。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乌台诗案,最终因神宗祖母曹太后和朝内王安石再能的多位大臣营救而获赦,被贬至黄州,此后一贬再贬。
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因反对变法而被一贬再贬的三地,却使他的“福地”。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他旷达的表现。
在黄州,苏轼的文艺成就达到了巅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和《寒食帖》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被贬的苏轼看淡官场沉浮,理性对待生活,眼下的“惟江上之清风于山间之明月”。
在惠州,他向隐士学习酿酒,称真一酒“绝似王太驸马家碧玉香也。”还特意向朋友写信推荐酿造方法。绍圣元年(1094年)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