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文化常识都在这篇文章里了(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1.清代只有皇帝、皇后穿的是龙袍,连皇太子穿的都只是蟒袍。清代袍上的龙和蟒非常接近。“蟒”的头部也有角,和龙头几乎完全一样。通常龙和蟒的区别在于龙是“五爪”(即爪子上五个指头),蟒是“四爪”(爪子上四个指头)。贝子、贝勒等的蟒袍上的蟒都是四爪。但是皇太子、皇子、亲王、世子、郡王穿的虽然是“蟒袍”,长袍上绣的却是“五爪蟒”。“五爪蟒”和“五爪龙”在形状上几乎无法区分,这时用来区分是“龙袍”还是“蟒袍”的标志是衣袍的颜色。只有皇帝皇后的龙袍是明黄色,皇太子蟒袍只能用杏黄色,皇子蟒袍只能用金黄色,亲王、世子、郡王则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
2.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糊辣汤”。
3. 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4. 辖是个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人间训》上提到“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
5. 古代驾二马为骈(pián),驾三马为骖(cān),驾四马为驷(sì)。
6. 在宗法社会封建社会里,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要求妇女讲究妇道。
7.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ūn,同“昆”)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8. 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9.西周的组玉佩是用来约束人行走仪态的。组玉佩挂在身上,行走时却不能发出玉相撞的声响。(玉是比较脆的材料,撞击容易碎裂。所以国人说玉害怕“惊”“跌”“撞”。)级别越高的人,身上的组玉佩就越长,行走时的步子就越小越缓和雍容。
10.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zhǔ kuàng)”(《礼记·丧大记》)。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絮。(这里絮指的是蚕吐出的丝绵,不是我们今天概念的棉花。)新絮很轻。据说古人把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上,试看是否断气。这不一定成为风俗,至多也只是个别地方的风俗罢了,但是“属纩”却成为临终的代称。
11.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