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一个为人处世的至高原则(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有一次齐宣王看见因祭祀而即将被杀掉的牛在瑟瑟发抖,便心存不忍,希望用羊来替代牛。
虽然牛和羊在我们看来都是活的动物,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因为当时齐宣王没有看到羊,而只是看到了瑟瑟发抖的牛才发出这种同情心。
所以虽然以羊替牛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但齐宣王对牛的这种同情心是实打实本能而发的善心无疑。
齐宣王明明有善心,却不懂得把这种善心切实实施到百姓身上,所以齐国依然不能做到平治天下。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君王有善心,但缺少了治世的能力或条件也是不行的。
比如明代崇祯皇帝,他也励精图治,清除阉党,一心想要救国,但怎奈大明江山千疮百孔,他徒有救国之心,却没有救国之力。
而相比之下几十年前的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面对同样困境的,却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虽然他的很多手段并不怎么光彩,联手宦党,打压异己,强行变法,但这些手段却为大明帝国带来中兴,救百姓于水火,这也是真正将善心实施到了百姓身上。
所以绝大多数时候,只有善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切实去践行善心,以及要有足够强大的智慧和手段能够实现善心。
而后半句“徒法不足以自行”,光是效法前人的经验,依然不行,因为前人的经验未必绝对适用于现在。
这是孟子这个大原则最高明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光讲规矩也是不行,要懂得灵活变通。
比如当代很多高层谈改革都是在脱离实际玩空想,动辄就是引入所谓先进的管理制度、业务模式等等,会议上说出来漂亮的很,但下面实施起来会发现全是问题,根本行不通。
我们纵观历史,自秦汉之后,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儒、释、道三家思想始终并行,轮番成为官方治世哲学。
但实际上诸如汉武、唐宗、宋祖乃至康熙、乾隆等盛世明君,其运用的治世思想绝非照搬某家学说,都是融合各家所长而自成一体的杂家,是适应时代的思想,且这些君王各个都是权谋霸术的高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