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电视剧《长征》欣赏(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以前讲述长征目的,基本是红军战略转移,为了北上抗日。实际上,长征是被动大撤退,第一集的广昌战役失败是破题之笔,让观众清楚地懂得长征的真实原因。
长征初期,中央高层存在较大分歧和斗争,在以前的宣传和影视剧里往往回避。《长征》把实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坦诚展开,特别是遵义会议之前,围绕红军的去向问题,围绕阵地战与运动战问题,博古和李德与毛泽东的矛盾相当尖锐,甚至激烈,以致于李德建议以养病为名,要把毛泽东调往莫斯科。
《长征》剧组在拍摄过程中,没有搭棚闭门造车,而是重走长征路。大量镜头都是实景拍摄,让观众看到了当年红军行走的路线和真实场景。据媒体报道,有的年轻观众,专门卖了地图,对照观看《长征》,该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长征》剧组的演员以高度的使命感投入拍摄,他们情真意切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在海拔3800的雪山,演员缺氧疲惫,不用刻意表演,就能让观众体验到真实的人物形象,使剧情格外生动而富有感召力。
认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易于片面化和脸谱化,英雄人物是高大全,领袖人物更易被神化。《长征》打破以往,编剧王朝柱特别注意人物的叙事模式,把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塑造运用到了极致。
《长征》涉及的人物众多,特别是国共两党高层的文官武将个个英雄枭雄,这里无法一一介绍,只说三个人物形象。
毛泽东:在以往的影视剧里,毛泽东始终是伟大正确的代表。《长征》中的毛泽东不仅表现出高瞻远瞩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还表现出了坚强刚烈的性格,在与李德、博古的斗争中,不畏惧强权,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同时更注重对毛泽东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例如,毛泽东对待贺子珍和儿子充满温情,还有生活中的臭脚和捉虱子等,如此以来,毛泽东有血有肉的领袖人物形象便树立起来了。唐国强作为一线演员,以高超娴熟的演技,把毛泽东演得生动可亲,活灵活现。
蒋介石:对蒋介石的人物塑造,往往是军阀形象。《长征》中的蒋介石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思虑深沉,高深莫测,具有领导特质。二是记日记,读线装书,突出个“文”字。三是热血训话,紧握拳头,屈肘振臂,显示出一个“武”字。剧情中的蒋介石既发脾气摔杯子,也有含情脉脉爱夫人的时刻,特别是在演员陈道明,善于在细节上彰显个性,以此还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形象。
阿玉:相比毛泽东和蒋介石,阿玉是个虚构人物,这是历史题材创作的一大特点,即“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尽管阿玉是虚构人物,但发生在阿玉身上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她是苏区无数个“阿玉”的叠加与合成。毛泽东第一次碰见阿玉,对这个会唱歌的女游击队长饶有兴趣,还与阿玉爱人周团长开玩笑,由此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见到阿玉是在于都河畔,阿玉唱起“十送红军”,还让毛泽东转告周团长“多打胜仗,早日回来”。第三次当听到阿玉被害,毛泽东怒火中烧,挥泪吟诵《十六字令》。阿玉与毛泽东之间的故事,正是苏区老百姓与红军故事的缩影,阿玉是苏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代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