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猫咪:追捕虐猫者》那个男人虐猫之后(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而这部纪录片,则是将镜头对准了凶手从虐猫到杀人这一个区间内和网络舆论的对抗关系。
以及探究网民的行为到底是否催化“杀人犯的诞生”。

一
先聊聊我们为什么要拿这部片来写这个议题吧。
最近一年当一些类似虐猫这样能激发群体愤怒的事件出现时,其实我们都能够观察到两个现象:
一个是谣言为载体的新闻失真,一个是民粹式的舆论审判。
比如,江歌刘鑫案,网民和刘鑫的对抗,同时部分自媒体对刘鑫的造谣,最后是刘鑫自身恶的加剧。
宇芽家暴案,网民和坨坨对抗,同样伴随自媒体对施暴者造谣,最后也是坨坨的毫无悔意。
不久前的被害案,网民和凶手一家人对抗,也出现了自媒体对施暴者的造谣,最后能看到的也是那一家人的毫无悔意。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应该拿出来探讨的现象。

面对一个能够引起网络民愤的社会事件的时候,法律因为其严谨性和不完善,往往是滞后的,甚至很多时候面对类似于刘鑫以及虐猫者这样的“恶”,法律是无效的。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便开始呈现其两面性。
一面起到了惩罚受害者,形成网络舆论压力的作用。
另一面又因为谣言,网络暴力,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变成了一种集体审判,激化了事件中的矛盾,间接导致恶人不思悔改。
这种互斥的双面矛盾,让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是这部片正好出现,就索性聊聊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