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本科期末、考研笔记-古代文学史跨考基础篇——宋-元(9)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后人称之为“三苏”。母亲程氏曾教他读书,给他以品德上的熏陶。22岁中进士,由于欧阳修的揄扬,名重京华。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59岁时被贬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65岁遇赦北归;次年,病卒于常州。
● 思想:苏轼既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受到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他奉儒而不迂执,参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世。在各种处境下,都能勇敢地面对人生,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
● 苏轼的文艺才能:苏轼诗、文、词成就均极高,书法、绘画等也是宋代名家。
● 第二节 苏轼的诗文
● 一、苏轼的散文、辞赋
● 苏轼重道而不轻文。
● 一方面他重视文章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苏轼的道并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万物之道(规律)。苏轼对《孟子》《战国策》《庄子》的雄放恣肆、丰富联想均有所继承,形成了自己姿态横生、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的散文风格。苏轼作文追求“辞达”:“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与谢民师推官书》)
● 1、议论文(政论、史论、杂说、书札、序跋等)善于翻新出奇,见解新颖深刻、议论生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留侯论》《日喻》等。v
● 2、叙事记游之文能将叙事、抒情、议论完美结合。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石钟山记》等。v
● 3、辞赋骈散并用,疏宕萧散。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 二、苏轼的诗歌苏轼是继李、杜后诗坛又一大家,今存诗2700余首。
● 严羽《沧浪诗话》:“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v赵翼《瓯北诗话》:“(苏轼)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 1、社会政治诗——关注民生疾苦,谴责贪媚官吏,关心国家命运。如《荔支叹》《吴中田妇叹》等。
● 2、写景抒怀遣兴诗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