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桑干河(朔州篇)(10)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熊会贞认为此处故城与南宫有关联;并认为此故城若是南宫则距离郦道元不过百年时间,郦道元不大可能不清楚,从而他以为“所未详也”四字是郦氏的衍文。(会贞按:《魏书.太祖纪》,天兴六年行幸南平城,规度灅[当作]南,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将建新邑。天赐三年六月,发北部五百里内[四]男子筑灅[当作]南宫,门阙高十余丈,引沟穿池,广苑囿,规立外城,方二十里。此《注》所指之故城在水南,正面夏屋山,背黄瓜堆,相近又有池潭之属,与《魏书》所言皆合。但果系天赐时所筑之城,去郦氏不过百年,不得以为未详,四字当是衍文[31]。)
其实从现今学术的角度来看,熊会贞对《水经注》中所载“故城”概念的模糊性导致了他的错误判断。因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谓的“故城”通常而言均是指北魏之前的战汉城邑而非指北魏当时之城邑,北魏当时的城邑郦注中不可能以故城称呼。故此熊会贞认为此故城与南平城、南宫有关的认识是错误的,而《中国历史地图集》承袭熊会贞此观点将该故城(故驿古城)判定为南平城地望亦是错误的。
故驿古城,傅振倫先生在《察哈尔山阴县古城发见古物》一文中记载:“察哈尔雁北专区山阴县城东南六十五华里,有故驿村。村北二里,有个古城遗址,农民在那里时常发见古代钱币、箭头、瓦罐、陶片、人兽骨骼。本地老相传:这座古城是野被桑干河(汉朝呼为治水,后又称水)淹没的,本地人有‘狮子眼红水灌故城’的传说。今年五月,部队从事建设,在古城的南面修造大渠。于城东南角内深四五尺的地方,发见了石臼、陶尊、瓦罐、大瓦、兽骨、和战国晋阳、平州、兹氏、及宋崇宁重宝等钱币。其中最别致的,是一个陶制蛤蟆,长约三寸,一面有龙纹,一面是双鱼纹,中空摇之作响,察哈尔省的报纸和文教杂志记载这个消息,都很详细[32]。”(备注:1950年7月21日成立的雁北文物勘查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团体.该团1951年3月发表的《雁北勘察团报告》则是建国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关于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报告。
)按《山西文物地图集》:故驿古城址,位于山阴县马营庄乡故驿村北约500米处,有汉代遗存位于龙山时期遗址之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75米东西宽约750米城墙基宽约1米,残高2-3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7-0.13米。南、北二墙中部各有门道遗迹。采集有泥质灰陶缸盆、釜及绳纹板瓦、简瓦等片[33]。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