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少年到“罗西尼男高音”(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记者:很多乐迷称你是“石神”,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参加了《声入人心》等综艺,这也改变了人们对高雅艺术家的固有印象。
石倚洁:以前有人问过,为什么参加这类节目?《声入人心》这个节目做得非常好,给了美声和音乐剧演员一个发声的机会。让观众进一次音乐厅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让他们进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喜欢上音乐剧和美声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一直说,参加这个节目,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走近、爱上美声这门艺术。节目播出之后,我发现原来大家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没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我们可以尝试用美声去演唱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这样美声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也会慢慢消失,能更好地吸引听众。
记者:此次来济的演出,恰是“中国艺术歌曲专场”。曲目选取跨度很大,从《诗经》、先秦诗歌的起兴,到唐宋时期的名家辈出,再到近代诗人的经典作品,可谓贯穿了整个中国诗词格律的发展。对于传统、古典的乐曲演绎,有什么心得?
石倚洁:很多年前,我就想录一张黄自先生的作品集。黄自先生的老家离我家七八公里,我唱了很多黄自先生的歌,比如《思乡》。在他的作品里,我感受到了老家的景色、房子、门前的小桥。但黄先生的歌适合男高音唱的可能只有七八首,去年疫情期间,我开始整理录音的名单,写了三套曲目,其中第三套是中国艺术歌曲,我发现中国艺术歌曲男高音版本的CD唱片几乎没有,所以我就想录一些中国艺术歌曲,并且选一些不常见的,可以给学美声的孩子们一个示范,让他们意识到还有这样的歌也可以唱。
我最早唱中国艺术歌曲是在2010年,《我住长江头》等是在网上流传得比较广的。2010年我在个人演唱会上唱了《我住长江头》,有一位看上去像是华侨的老先生听的时候一直在抹泪。从那次开始,只要在国外有机会,我肯定会演唱至少三四首的中国艺术歌曲,而全场都是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会,是从今年开始的。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感觉与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我的母语,我更加能发现音乐和歌词中隐藏的意义,更加情真意切。
记者:如何发挥自身特长,来演绎《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华》这类经典歌曲,唱响红色文化?
石倚洁:《乡音乡情》《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我会经常唱。听名字就能感受到一个常年在外留学的学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一直说“出了国才知道自己有多爱国”。真正让我听到国歌落泪的,是我到日本留学之后。在国外的时候,特别怀念祖国,回来后,总觉得要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非常喜欢唱这些歌,而且感情很真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