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死亡了吗?听听戴锦华怎么说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电影死亡了吗?听听戴锦华怎么说


2月27日,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宣布全体辞职,引发热议。这本传奇电影杂志引领了半个多世纪的影像先锋,此次编辑部集体辞职意味着“手册精神”的再次不朽。在辞职声明中,编辑部讲述辞职缘起:杂志易手东家后,股东成员增加八名制片人,编辑部担心“高度介入、表明立场的批判性杂志”会受到明显的利益冲突,无法保持独立性,因此集体辞职。
6月15日,著名学者、电影文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做客北大博雅讲坛,谈到这一事件,她在感到震惊之余,再次想起 “电影已死”的陈旧话题。自柯达公司申请破产、最后一间洗印厂关闭起,似乎每次技术革新时都有人叫嚣“电影已死”。不过,这些对戴锦华的冲击都没有《电影手册》编辑部集体辞职来得深刻。“对我来说,《电影手册》从来不是什么拥有亿万读者的大型商业杂志,它一向标示着极端小众、个性化的先锋性。此次《电影手册》编辑部集体辞职,如果没有后续‘’复活’的迹象,电影可能真的死亡了。”
独一无二的“手册精神”
《电影手册》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建于1951年4月。当时,团结在巴赞身边的是一批迷影青年兼影评人,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侯麦和里维特。这五位是《电影手册》编辑部的第一代成员,后来成为法国 “新浪潮”的中坚力量。他们从写影评开始,转身执导电影,对世界电影的美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电影死亡了吗?听听戴锦华怎么说


安德烈·巴赞
《电影手册》以独立敢言著称,有独特的美学判断和价值诉求。对于受到艺术电影最高殿堂——戛纳电影节褒奖的金棕榈电影,《电影手册》也敢公然“开涮”。譬如2015年和2016年的金棕榈获奖电影《流浪的迪潘》和《我是布莱克》就曾受到《电影手册》编辑部的严厉批评。编辑们普遍认为这两部电影都主题先行,缺乏原创性,形式上看非常传统,表达也很陈旧。这样的电影向观众传递常见的社会问题,观点先行,而一味忽视电影美学,反而影响电影在表达社会问题时本应有的感染力和深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