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如何把握“一带一路”的历史契机(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在这个意义上,“走出去”,尤其是选择合拍片的模式,从商业角度而言,就是当前中国电影不得不做出的最现实的选择。
然而,这里的“走出去”是以适合中国电影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方式“走出去”,还是以好莱坞的方式“走出去”,在“一带一路”的格局和体系中,好莱坞的方式是否就是中国电影最为合理的“走出去”的路径?这一问题随着国家总体性的“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正日渐成为关乎中国电影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
以《大唐玄奘》为例,佛教作为中印两国可共享的文化经验,是我国和印度在文化交往中可以有效沟通的非常重要文化资源,无论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还是对于我国日趋重要的文化安全问题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合拍片更应该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试验田,在这个领域必须对中国电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其海外传播直接代表着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不能只是让外资在中国电影市场享有单向度的相关优惠,更应该在海外相关国家有着至少差不多对等的传播效果,而这显然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所能考量的范畴。
如果没有“一带一路”这样的历史契机,仅仅依靠中国电影行业内部的自我调节,恐怕根本没有现实可能。《长城》就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反面教材:好莱坞的成熟的叙事套路、故事模式,不仅早已经渗透到了中国商业类型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其也内在地影响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范式。毕竟中国电影曾经具备过自身的民族风格,那也曾是中国电影立身于世界电影舞台的最为鲜明的标识;而在《长城》中,除了美工环节,中国电影曾经引以为傲的民族风格已然消失殆尽。中国电影能不能用中国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能不能在世界电影格局中形成中国电影自身鲜明的、有特色的、独立的民族风格和中国话语,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电影而言,是从理念到方法的系统工程。所以,在中国电影的“走出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就不仅仅要尽可能地减少海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更是一场寻找自我的艰难旅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