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商务一辈子|林尔蔚先生访谈录(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一、初入商务
在印刷厂排字
张稷:在商务的历代掌门人中,您是唯一的终身在商务工作、又由商务自己培养的总经理。经历了公私合营、由上海迁京和文革;与陈翰伯、陈原等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很长。又在改革开放的相对宽松环境下,主持商务13年,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商务人!
林尔蔚:我从1950年18岁不到进到商务,一直到现在——2012年,已经62年了。其间也临时调到别的单位去过,但是拿工资一直在商务,一直是吃商务的饭。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的经历很简单:就是一个老百姓,没有任何职务。最开始的时候在工厂。1950年“二·六”大轰炸,国民党飞机轰炸上海,经济比较萧条。我们家里我是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四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负担比较重。商务正好招练习生,商务职工子弟可以考。我叔叔林榖民是老商务,在河南路的商务发行所,但是他自己的儿子也要去考,我再去就不行了。他给我另外找了一个商务的介绍人,叫金云峰,我就可以考了。当时大概有一二百人参加考试,只收了二十九个。考试是一篇作文,题目记不得了。结果,我叔叔的儿子没考取,我倒进了商务了。当时在高中念书,就不念了。考的人大多都是高中程度。程度高一点的,就分配搞印刷方面的事,铅印啊胶印啊;我们程度稍微中等一点的,就是排字;再差一点的就是装订啊浇铅啊什么的。二十九个人就这样分配在商务。
商务有个惯例:进来以后,有一个集体学习班,由商务的编辑和领导来讲课。讲商务的历史、一些规矩和出过的书等。三个月后,我们分配到工厂,工厂在靠近闸北的天通庵路,就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的终点站。那是商务过去的一个分厂,总厂“一·二八”给炸掉了,分厂设备倒是很齐全,铅印啊、胶印啊、排字啊、装订啊都有。我们有四个人分配在中文排字车间。那时候商务还有一个老规矩,要拜师傅,以前要磕头的,解放了不磕头,三鞠躬。师傅也不是直接教我们的师傅,是车间主任,他就算我们的师傅,姓孙。商务什么都不供应,就是给工资。我们是学徒,工资很少。我记得第一个月发的工资是二十四块。我家住在静安寺,坐公共汽车上班。厂里上班比较早,大概七点,下午三点放工。公共汽车月票要三块钱,吃一顿饭要两毛钱(中午饭在厂里吃),二十四块就没剩下什么了。
不过,半年就加一点,加几块钱。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从闸北进去要走二十多分钟。商务还是老规矩,不能迟到,打钟卡。七点钟关厂门,不管是谁,你都不能进去了,就算迟到了,很严。所以早晨一早六点多就要起来,吃了饭赶紧坐车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