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经理角度看柴静《穹顶之下》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覆盖300万科技商业人群的每日一干货)
不可否认,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是个好产品。
2月28日是个周六,突然之间,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就爆红朋友圈,这一天几乎变成了“柴静日”。
腾讯科技统计了下,截至2月28日20点30分,纪录片在各网络平台已累计播放超过3500万次,这个数字怎么理解?《纸牌屋》第二季开播时,一周的点击只有2000万上下,《穹顶之下》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
两天的时间,视频就破亿。3月2日上午9点,我看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柴静雾霾调查#的阅读数已经达到3亿。
我看了下百度指数:《穹顶之下》的搜索指数达到了近10万,柴静的搜索指数是30多万。
要知道,《穹顶之下》是部美剧,现在完全被柴静版《穹顶之下》覆盖,说不定,美剧《穹顶之下》的监制斯皮尔伯格都会很郁闷吧。
有人总结柴静的成功是营销的成功,周末发布 情感煽动等,我想从产品的角度看看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爆红背后。不要只看营销,要看到产品力。
什么是柴静的秘密武器?
产品关键词1:国民性痛点。雾霾是个国民性痛点,雾霾 小孩更是超级痛点。
我对雾霾最感同身受的也是因为有小孩之后,在北京,也是经常把小孩要关在家里,她就爬在窗边看远处的火车。也是因为小孩,买了两台最贵的空气净化器,我这种痛彻心扉的感受,估计也是很多人的感受。柴静说她拍摄的动机,我是由衷点赞的:“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当然,柴静拿自己小孩的脑瘤做开篇,的确很煽情,也被质疑最大。其实柴静很注意避免直接说雾霾跟孩子肿瘤的因果关系,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开头。柴静也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私人恩怨、妈妈的独特视角是这个产品最重要的一点。
当然,柴静这个片子也有一个很核心的用户群:城市中产阶级。这部片子的确是代表了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和视角,这也是最被诟病和争议的地方。微博上一个叫@木遥 的说:对城市中产阶级而言,雾霾是一个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敌人。但如果她去采访一个钢铁工人,对方也许会说:我宁可要雾霾,也不愿失业重新找工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