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水桥有内外之分,有记载的金水桥上试步第一人因何是他?(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金水桥上试步第一人
据明人焦竑《玉堂丛语》载,景泰年间,金水桥重修竣工,皇帝特意下诏请有德行的人“试涉”,这是在桥梁竣工之后为保平安吉利而举行的一种庆祝仪式,百官纷纷推举礼部尚书杨翥,他便成为有记载的金水桥上试步第一人。
杨翥德行高尚,宅心仁厚,据说他常骑驴出行,邻翁老来得子,那小孩胆子小,一听到驴叫就惊恐万分,杨翥听说此事马上就把驴卖了,以后步行出门。还有一次,天降暴雨,邻居在墙上打洞,将自家院子中的积水排到了杨翥家。家人要去找邻居说理,杨翥却说:“雨日少,晴日多,何竞为?”劝他们不要去。看来,杨翥能获得这份殊荣的确实至名归。
金水桥畔的秋审
天安门外金水桥西,曾进行过盛大的“秋谳大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等对死刑案件的复审和会审,这项制度源于明代的朝审,清代之后趋于完善,因为在每年八月下旬左右举行,故而又称为秋审。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凡每年秋审,直省督抚将监禁重犯审拟情实缓决可矜具题,限七月十五日以内到部,刑部将各重犯原案贴黄及三法司看语,刊刷招册进呈御览。仍送九卿、詹事、科道各一册,八月内在天安门外金水桥西,会同详复情实缓决可矜,分拟具题,请旨定夺。”《清朝续文献通考》载:“九卿、詹事、科道于八月下旬择日在金水桥西朝房,刑部堂官合大学士、九卿、科道,按次席地而坐,将外省秋审名册,逐一唱名。”
可以想象,金水桥西边,数百名朝廷官员列坐,逐一唱名会审,场面何其威武壮观。上天有好生之德,古代的帝王举行秋审的目的,虽然主观上是以“慎刑恤杀”来收拢人心,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客观上也减少或避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庄严肃穆的金水桥正是“秋谳大典”的见证,它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无数人在此得到重获新生的机会,善莫大焉。
等级森严的金水桥
在古代皇权社会,金水桥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外金水桥一共有7座,中间是皇帝专用的“御路桥”,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不仅路面最宽阔,望柱也最精美,为蟠龙雕花柱;“御路桥”两旁是“王公桥”,桥面略为窄小,栏板的石柱上雕刻着荷花,只允许宗室亲王行走;再远的两座分别是“品级桥”,允许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行走;最远的两座桥更加窄小,且为单孔石桥,位于太庙和社稷坛前,称为“公生桥”,供四品以下官员等人行走。内金水桥为五座并列的单孔汉白玉石桥,规制与使用等级与外金水桥基本相同,只是望柱栏板雕刻的图案略有不同。站在午门城楼上北望,金水河宛如一把弯弓,中央御路仿佛就是弦上的利箭,蓄势待发,象征着帝王受命于天,强有力地统治着江山社稷,其造型设计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