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突围》编剧周梅森:这是我从事创作以来被骂得最惨的一次(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突围》
周梅森表示,观众对《突围》纷至沓来的负面反馈令他一度每天都很不好受。
将时间轴拉长来审视,官场剧、反腐剧、政法剧、扫黑剧……这一类特殊题材影视剧变数的确太多,有时在波峰,有时又在波谷。有学者将我国反腐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1999年,为探索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00-200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2004-2015年为沉寂与调整阶段;2015年至今是“回暖”阶段。之所以期间会出现沉寂与调整的“波谷”,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相关剧集只要火了一部,就会带动大量盲目跟风者上马,剧情越拍越黑,甚至诲淫诲盗,起到教唆犯罪的作用,导致管理者不得不收紧监管尺度。
以下是中国新闻周刊和周梅森的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作品覆盖面通常特别大,公检法、国企领导、商人、劳动人民等各个社会阶层都有涉及,为什么你能同时驾驭这么多人的生活和心态,并且做到描写精准?
周梅森:我交际非常广,我的朋友上至部级领导,下至基层的煤矿工人,我既可以和达官显贵们斡旋聊天喝酒,也可以和基层工人在街头小摊撸串。我的性格决定了,在我的眼里没有高低,人都是平等的。我的习惯是,一旦介入某一个环境里,我就会根据一个人物,不管是什么达官显贵,什么败家子,我都一定会去分析他的性格。所以不管小说还是剧本,我都是在完成一个作家的基本任务:塑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那么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就要求你要对咱们国家的开放进程,时代演变,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生存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我算是比较全面深入地介入这个时代的。比如1992年,我国刚刚有股票的时候,我是南京最早的股票大户之一,投了20万开户;股改的时候,我还率领小股东们一起投反对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都参加了。
至于人物,不管他是高官还是小偷,还是贪污犯,只要人物的性格树立起来以后,根据他的性格,自然就能推导出他如何行事了。
中国新闻周刊:1992年的20万不少了,那时候你还不到30岁吧。
周梅森:主要来自于稿费。我从1983年开始,到1992年差不多10年时间里发表了两三部长篇。到1999年,我就已经可以自己投资了。当时我投拍了三部电视剧:《国家公诉》《我主沉浮》《我本英雄》。《国家公诉》还是我个人独资投的。
我的态度很简单,你不拍我拍,我自己掏钱。但这两年我不太愿意拍了,某种程度上,拍电视剧有点像体育活动,我这个年龄已经有点干不动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