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题2(5月号洛阳第二次考试卷):试题 答案详解(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人应该敬畏自然及其运行规律,敬畏是高尚的人所具心有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品格。
B. 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比如人类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依时节而变。
C. 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原因是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人要靠自然界生活。
D. 自然界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法则,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并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并通过一系列论证,最后提出人类要对自然心怀敬畏的要求。
B. 文章以设问突出观点,围绕原因,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C. 作者从伦理道德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证,指出人类要生存必须调节好与自然的关系。
D. 文章引用孔子、老子、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力支撑了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不应该妄言战胜自然,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最终都将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总会面临始料末及的变化,很多时候开始的成功到最后却毁于一旦。
C. 老子认为,人类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破坏自然,不能去争抢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样人类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D.如果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生存空间,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必将走向毁灭。
【答案】1. A 2. A 3. 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项,“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比如人类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依时节而变”说法错误。例子属于“怀有敬畏之心”的原因。
C项,“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原因是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人要靠自然界生活”说法错误。原因不完全,还有“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以及“某些地球生物具有比人类更为悠久的地球生活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