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2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听从社会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期望,然而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当这种落差产生时,我们新一代青年该如何抉择?我的答案是: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自己的期望固然美好,但是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只有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力量,让广大民众受惠,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在考清华大学时,语文和历史成绩特别优秀,都是满分,但其他的科目分数却非常低。当年语文考题是《梦游清华园记》,富有想象力的钱伟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450字的赋,阅卷老师想改一个字都不好改,就给了他100分。一开始,钱伟长选了中文系,这符合他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但是,在他进入中文系的第二天,即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学生们纷纷罢课,要求抗日。钱伟长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决定不读中文系了,要改学物理系,将来造飞机大炮,好科学救国,于是他弃文转理,奠定了中国力学物理的基础。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将一个破落的家庭操持成有田有地、有房有粮、家有雇工的小康之家,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安安稳稳、固守家业,少年毛泽东当然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但是他的志向不在于经营一个殷实的家庭。16岁那年离家去湘乡求学前,他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用这首诗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毅然离开了家乡,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社会和祖国的召唤,鲁迅弃医从文;秦玥飞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祖国最贫困的山村当一名村官;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也一次次改变自己钻研的方向。这些名字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才足以自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