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传统农林教育将迎来重大变革,支持涉农高校积极发展农学学科(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二、关于科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农林人才的建议
(一)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主动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
(二)系统谋划建设发展新农科。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系统构建了新农科建设的“四梁八柱”。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实施新型人才培养行动、协同育人强化行动等“八大行动”,夯实新农科建设“基础桩”。
(三)加快推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实施农科教协同育人工程,支持一省一所农林高校与本省农(林)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海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开展“院所协同科教融合建立新农科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等项目研究,探索新农科科教融合发展路径。
(四)加快农林人才供给侧改革。教育部支持涉农高校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批准增设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食品营养与健康、应用生物科学等一批服务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新兴涉农专业,加快培养农林紧缺人才。同时,支持农林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等,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018年以来,先后批准10余所农林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批准或备案智慧农业专业15个、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6个、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2个。
(五)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二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支持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面向新农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基于学科交叉视角的《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新型通识课程建设”等项目研究,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三、关于加强涉农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强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教育部面向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在山东大学等一批高校布局建设了“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是加强国家种质资源观测站建设。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