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中的中国整体形象,日本到底有没有丑化中国人?(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负面消极的中国人物形象在日本电影中也时有体现,但比重相对较低。
如以日俄战争为背景,于 1980 年上映的电影《二百三高地》。
开篇就有穿着长褂,戴着瓜皮帽,点头哈腰给俄军当翻译的中国人形象。
在自己国土上为侵略者卖命,何其可笑。这位中国人形象与被俄军抓住,却慨然赴死的两名日本间谍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日本人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
再如 1992 年上映的电影《爱在东京》,其中的中国人形象几乎都是劣迹斑斑,素质低下的。电影中也时不时充斥着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排斥:“你们到日本来干什么!赶快回你们国家去!”

日本电影中的中国整体形象,日本到底有没有丑化中国人?


02不断提升的经济形象


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展现,主要通过对中国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变迁,以侧面体现出来。
以日本侵华战争为主题的涉华电影自然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衰败。除此之外,通过电影上映的时间线,大致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大趋势。
1989 年上映的电影《北京的西瓜》,蔬菜店老板春三和中国留学生之间友谊的缘起就是他发现一个中国留学生每天都来自己店里转悠,希望能买点便宜的蔬菜。

日本电影中的中国整体形象,日本到底有没有丑化中国人?


借用蔬菜店老板娘的一句话说:“不是菜真的贵,是中国人觉得菜贵。”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捉襟见肘的生活。
结合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尚且不久的时代背景,就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中国当时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总体实力仍较低的情况。
1996 年上映的电影《燕尾蝶》,以及 2007 年上映的电影《悲伤假期》,都描写有来日本的中国偷渡者形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