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里两次停摆的音乐剧演员,正在等待上海“解冻”(7)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不演出意味着收入骤减。赵嘉艳说,国内音乐剧演员的排练收入和演出收入差距很大,每天的排练费仅有200-250元。疫情期间,这份收入还能算一笔“买菜补贴”,若不排练则连这笔收入都没有。而这行里不少演员是自由职业者,需要自己交社保、租房,如果没有积蓄的话,日子会比较艰难。
尽管最近已在线上复工,但她还是没有安全感:戏剧行业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现场演出,因此每一个剧组都要规划好排练和演出的时间比例。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让演出延期、取消;演出行业最早停摆、最晚复工,恢复起来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如果这一次也先恢复30%的上座率,哪一个剧组会允许自己亏本演出呢?”
“上海观众把台上的演员唱哭了”
对音乐剧不了解的人,恐怕也很难理解演员和剧迷们对它的热爱。
2002年6月,一架波音747飞机从旧金山飞抵上海,搭载着90吨重、造价超过400万美元的《悲惨世界》舞台道具。彼时这部在伦敦西区连续上演17年、在全球35个国家演出过4万多场的经典音乐剧,历经整整5年的谈判才成功落地上海。上海人、音乐剧迷满月记得,那是一件连电视新闻都报道了的大事。
直到很久以后,满月才知道自己当年错过了什么。她和剧迷交流时听说,那轮演出请到的“天字一号”“无可替代”的冉·阿让扮演者寇姆·威尔金森,是外方公司为了中国巡演的质量,自掏腰包用10万美金酬劳请到中国的,而同期进行的韩国巡演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满月说,当时最贵的一张票要680元,而那时一个上海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就2000多元:“当年能看得起那部剧的,应该都至少上大学或者工作了,毕竟票价不便宜。而我就是当年那个零花钱不够,也没时间的高中生!”
那是国外原版音乐剧第一次在中国上演。2002年也因此被视作上海的音乐剧“元年”,上海音乐学院在这一年新成立了音乐戏剧系。此后的每一年,上海都有来自国外的原版音乐剧上演。上了大学的满月终于有了自由时间和零花钱,《狮子王》、《发胶星梦》、《歌舞青春》等百老汇音乐剧也成了她每年必看的娱乐。
但那时,在上海和少数剧迷之外,仍然很少人知道什么是音乐剧。
2006年,厦门高中生李炜铃要参加艺考,偶然听到了上音音乐戏剧系在鼓浪屿的宣讲,才知道了“音乐剧”这种又唱又跳、还能表演的艺术形式。就在同一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了音乐剧社团。赵嘉艳在5年后成为了这个社团的社长,但她在学校排练、演出之余总被问道:“你们在干什么?音乐剧是什么?是歌剧吗?”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