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或潼关呢?(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李白《蜀道难》自从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集团就等于被关进了蜀地,虽然可以自保,但却很难出兵进取,其实这也与诸葛亮《隆中对》的北伐政策不符合,荆州的丢失让蜀国全然出于被动。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隆中对》这是一开始刘备三顾茅庐时候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所以说荆州的丢失全然打破了诸葛亮的北伐路线,所谓的子午谷奇谋跟从荆州北上的战略格局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原因三:子午谷北上过于冒险关羽被吴国杀害,刘备率领大军约五万人马向东浩浩荡荡就要找孙权集团报仇,由于他缺乏谋略,中了吴国将领陆逊的计谋,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严重损害了蜀国的军事力量,最后还在白帝城丢掉了性命。刘备的这一折腾,留给诸葛亮一堆烂摊子,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他考虑的是整个全局,他要非常谨慎的作用蜀国仅剩的十万大军,他不能够在战场上用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不能用所谓的没有保证的子午谷奇谋丢掉蜀国仅剩的一线生机,所以他选择谨慎。诸葛亮的攻打陇右在当时是最优抉择在诸葛亮清楚了以上三个原因之后,在他心里是非常清楚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既然知道不能成功,为何还要北伐呢?我们从三国的历史可以看出,自从曹操赤壁失败以后,就几乎没有向南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一直是蜀国在不断地向北方进攻魏国。
诸葛亮究竟在思考什么,为何在明知失败情况下还要不断打仗?原因一:稳定蜀国内部,必须进行北伐诸葛亮在《出师表》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提到的危急存亡之秋,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蜀国内部的三股势力之间的内斗,所以为了团结内部,稳定统治,诸葛亮只能发动北伐战争,以此来让蜀国大小官员能够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原因二:不北伐要灭亡,北伐还有一线生机《后出师表》:“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熟与伐之”。不北伐,蜀汉王朝是要亡的,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孤注一掷的进行北伐,可能进行北伐的过程中能够抓住一个偶然的机会,还能带给蜀国一线生机……这也就是诸葛亮为何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北伐,一次又一次小心谨慎进行战斗的原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