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屠村,八旬老人不放过,八路军复仇杀180名日伪,一个不留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武陟东旭
1941年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八清晨,熟睡中潘家峪被刺耳的枪声惊醒,人们到街上一看,被眼前的发生的事惊呆了。
大街小巷黄压压一片,全都是端着刺刀的日伪军,他们挨家挨户,将乡亲们往外面赶。
原来,3000多名日军和1000多名伪军突然出动,将这个村子围得水泄不通。
在华北敌后,当时日军人数并不多,一个县也就100多人,一次出动3000多人是很罕见的。
日军如此兴师动众包围一个村,到底是为了什么?
潘家峪村,位于河北省丰润县(今天唐山市丰润区)的腰带山脚下。
明朝永乐年间,一户姓潘的老汉拖家带口来到在腰带山下安家,繁衍生息。
到1940年,该村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村民500余户、1500多人,房屋千余间。
此刻的潘家峪,可谓人丁兴旺,安居乐业。
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正直正义,明辨是非。
正像那首歌唱的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卢沟桥事变日军侵占华北之后,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保卫家园。
1938年7月,村民潘巨川带领几十个潘家峪的青壮年,参加了冀东大暴动,用热血对日军说“不”。
妇女不能上战场,但她们也不想袖手旁观,一起动手为前方的将士们做军衣和军鞋。
老人也不甘落后,省吃俭用为暴动捐款。
虽然这次暴动最终失败,但大家没有气馁,开始组织起来打游击。
村民还开动脑筋,手工制作武器。
比如说把炸药和钢珠、铁片装进各种容器,做成简易手榴弹。
八路军开赴华北之后,潘家峪村民张开双臂,拥抱这支抗日队伍。
不仅如此,村里还成立了支部、儿童团、妇救会,建立起抗日武装“救国队”抗击日寇。
经过几年的发展,潘家峪逐渐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抗日堡垒村”,每次小股日伪军来了,都碰壁而归。
为此,日军将潘家峪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