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杂志:斯里兰卡古人类主要以猴子和松鼠为食(27)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常江表示,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偶然性,但这种偶然又是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必然,团队之所以能源源不断的取得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于舒德干院士和一批紧盯科学前沿、甘坐冷板凳的科学家长期不懈的坚守;在于团队的通力协作和互相支持;在于立足国际前沿,加强国际合作。他指出,此次成果分享会也是科研管理的创新,通过成果完成团队的分享,老师和同学们在了解到科学研究过程不易和艰辛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同时,学术论文由于其专业性较强,非同行很难理解,通过对成果背景、意义和内容深入浅出的解读,让“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接地气”,以科普的形式走进大家的生活。
北京时间10月27日晚,NATUR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演化创新研究团队成员张志飞教授及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志亮以及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该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舒德干团队提出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完善了寒武纪地球动物树历时四千万年的构建过程,有效地衔接了由三大动物亚界(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爆发性、分阶段出现的化石证据链。该篇论文也是由舒德干院士领衔的西北大学早期生命演化创新研究团队在NATURE和SCIENCE正刊上发表的第15篇研究成果。
相关报道:陕西镇巴发现地球最早苔藓动物化石
据陕西日报(记者 吕扬):北京时间10月27日晚,《自然》杂志刊发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志飞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张志亮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宣告西北大学科研人员在镇巴县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这一发现,将苔藓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至少5000万年。
此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持了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团队提出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完善了寒武纪地球动物树历时4000万年的构建过程,有效衔接了三大动物亚界(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爆发性、分阶段出现的化石证据链。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上已知最为宏伟的两侧对称动物的生命爆发事件。在距今5.4亿年至5.18亿年前,海洋中突然爆发性地出现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现代动物的早期祖先代表。但是苔藓动物门一直因缺乏确凿的寒武纪化石记录,被认为是奥陶纪大辐射的产物。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在镇巴县小洋坝剖面灯影组西蒿坪段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通过酸蚀处理实验,发现了毫米级的微体化石。团队联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等进行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些微体化石是地球上最早的苔藓动物化石,揭示了这一门类的寒武纪起源,表明寒武纪的苔藓虫化石为苔藓动物的基干类群,代表苔藓动物最原始的祖先类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