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往事,存在于丰沛的细节中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记录历史,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着重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另一种是偏向于叙述具体的事件。
两种写法,各有所长,也各有偏废。过于追求脉络式的写法,容易光“纲举”而忽视“目张”。相反,过分纠结于细节描写,极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一盘散沙。最合理的写法,自然是两者结合、互相补充。既有全局观念,又能精准对标细节。
这也是最难的写法。它要求作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史料之时,一方面能抽出叙述的主线,避免沉溺其中,另一方面又要随时回到材料之中,找寻出能够支撑结论的各种论据。两者皆备,是很难得的。译林出版社于2020年5月再版推出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就是这样一部主线与细节皆具的佳作。
本书作者威廉·夏伊勒,是个美国人,曾经于1937年至1941年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战地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我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他是第三帝国的历史见证者,又是资深的媒体人。搜集资料、爬梳细节、整理脉络,是他这份职业的必然要求。
第三帝国,只存活了短短12年的时间。按照时间顺序,将大体脉络梳理清楚,找出主线,对记者出身的作者来说,算不得什么难事。然而,本书的写作时间距离历史太近,这带来了很大的书写难度。历史书写如能适当拉开写作时间和历史发生的距离,更有助于保有历史的眼光,离主观越远,离客观越近。当代史之所以难写,与作者自己很难抽身,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且,历史书写的目的,不光是陈述事实。出色的历史写作,应该是让读者在“知其然”的同时,也能“知其所以然”。我自己在阅读之前,就存有很多疑惑,这与是黑是白无关,而是黑白背后的原因。比如,为何希特勒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级军官,一路成为第三帝国的最高领袖?为何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会容忍这样的狂热一再壮大?为何希特勒一方面能够在战争初期所向披靡,另一方面却屡屡在关键时刻犯下致命错误?为何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和康德的日耳曼民族,会走上如此野蛮的道路?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细节的丰沛。或许是因为第三帝国的崩溃来得太快,大量的档案材料还来不及销毁,就已经被胜利的一方缴获,落入当代历史学家的手中。原始记录是历史书写的灵魂所在。历史结论固然可以任人打扮,但第一手材料无可替代。在这一点上,威廉·夏伊勒是幸运的。他自己就说,“大多数历史学家往往等了50年或者100年……才敢着手写作一个国家、一个帝国、一个时代的历史”,但是在第三帝国这个问题上,“绝无仅有的是,几乎所有的文件材料都在它覆亡的时候公之于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