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化周末:有所思(6)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但天性的达观豪迈,让苏东坡很快就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尽管环境恶劣,“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但他仍能找出自我宽解的理由:“然儋耳颇有老人,年百余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对隔绝内陆、孤悬海外的岛上生活,他也有自己的解释:“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
境由心生,别人望而生畏的荒蛮禁地,对于他也不是多么可怕了。时间流淌,他越来越喜欢上了这里,诸般物事都变得可亲。他写诗发抒心志:“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我本儋耳氏,寄身西蜀州”……此地就是家乡,而富庶繁华的川地故里反而成为他乡,发生在文字中的置换,对应的是心境的转捩。新皇即位,他接到大赦令,渡海北归,在船上,他写下这样的句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一以贯之地宣示了他那无可比拟的乐观主义。在这个海岛上,他将苦中作乐的情怀,随遇而安的禀赋,发挥得酣畅淋漓。
海南是他苦难的深渊,但又何尝不是他荣誉的峰巅?三年谪居中,他写下了大量作品,成为其创作生涯的一个高产期。而著述之外,他的另一桩足以彪炳史册的巨大事功,是给这片土地播撒了文明教化的种子。他居岛三年间,大力倡导诗书,劝课农耕,开启民智,促进了多方面的明显进步。在他登岛之前,海南从来无人进士及第。他设坛讲学后数年,就有学生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此后一直到明清时代,海南人考取科举者众多,以至于有“海滨邹鲁”的称誉。清代《琼台纪事录》一书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苏东坡在海南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原。他个人的厄运,却成就了整个海岛的幸运。
这座热带岛屿,大自然的力量恣肆奔放。炽热的阳光下,树木花草的阔大枝叶和浓烈色彩,是生命力放纵呐喊的表情。台风肆虐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暴雨降临时,天昏地暗,撼山拔树。但对我来说,每一次想到这个地方时,眼前浮现更多的都是苏东坡的形象。这个贬客身上发出的力量,有着相似的气魄和强度。
联想到苏东坡早年的诗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是将人生看作一次游历的,既然如此,路途中就可能遭逢种种境遇,有明月映平湖,也有罡风卷黄沙,只能全盘照收,祸福由之,无法讨价还价,挑三拣四。海岛三年,是他的生之行旅中的一段凶险途程,但他履险如夷,将劫难化作了生命的养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