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玫瑰——“我们是女人,也是战争的记录者”(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2012年,科尔文逝世于叙利亚,享年56岁。当天的新闻铺天盖般报道着“2012年2月22日在叙利亚政府军炮击霍姆斯市时,法国籍摄影记者雷米·欧赫利克被伤身亡”一事,卡梅伦也对此表示哀悼。但或许科文尔并不后悔,她做着她所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并为此付出了生命,就像她生前所说:“有人说我傻,但我不在乎。如果我待在伦敦的办公室里,安逸地喝着咖啡,写一个矫情的专栏,那才叫傻。”
第一个中国战地女记者
用纸笔记录战争
张郁廉
“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到前线去了。”
1914年,张郁廉出生在哈尔滨,取名聚聚,大名张玉莲。刚刚两岁半,她的生母就因病去世,父亲不得不将她寄养在白俄贵族瓦娃家中。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张玉莲还不会说中国话。但瓦娃认为她是中国人,一定要接受正规的中国教育。虽然当时进俄国学校比进中国学校容易得多,但瓦娃终于还是让张玉莲进了中国学校,学习自己的语言。
这一点,后来让张玉莲终身感激。
而后,张玉莲更名为张郁廉。1934年,张郁廉考入北平燕京大学,主修教育,辅修新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此时设于汉口的苏联塔斯通讯社,急需谙熟俄语的青年,张郁廉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很快就被录取。一开始,她只是每天把中文报纸上的消息翻译成俄文,到了1938年春,日军进逼徐州,徐州会战一触即发。莫斯科派来多位军事记者,张郁廉就随同他们一起前往徐州战区。“我是在东北长大的,长期受外国人的欺压,民族意识也就特别强烈,能帮助当时采访新闻的外国记者,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到前线去了。”她说。
这一年,她亲历了台儿庄大捷以及徐州突围,走了21天才穿越日军封锁线,经信阳返回汉口。不久,她又奉调重庆塔斯社,遇到了她最重要的搭档——苏联记者卡尔曼。两年中,张郁廉和卡尔曼共同经历和报道了武汉会战、长沙大火、重庆大轰炸,同时,也留下了前往延安的珍贵记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