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代青瓷综论(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图一九
老虎洞窑址元代层出土哥窑青瓷花口盘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浙江古代青瓷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工艺水平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与市场需求的刺激密不可分,而来自官方需求的直接推动作用更是不可小觑。至少从越窑和龙泉窑的发展历程看,凡是官方需求强劲的时期,都是产品质量高、生产规模大的时期,这绝不能视为历史偶然。
三、窑系与文化结构和文化圈
基于考古学文化分析的窑和窑系,如何与历史上以行政地域命名的瓷窑概念(如越州窑、龙泉窑)相衔接,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考虑到窑业及其产品反映的仅仅是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个侧面,采用考古学文化分析方法研究古代窑业遗存时,势必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因为过往的古陶瓷研究成果必须继承,若完全与传统上基于地域的窑口概念相割裂,也不足取。有鉴于此,在以窑业遗存为主要对象的浙江古代青瓷研究领域,引入文化结构(文化分层)和文化圈(文化传播)研究方法,很有必要。
图二0
瓷业文化结构图
瓷业文化结构可以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浅表层三个层次。(图二0)
胎、釉特征处于核心层。古代瓷器的生产,胎、釉原料普遍就地取材,其选择与配制受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制约,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发生变化,就是革命性的。比如,胎料由单一的瓷石到瓷石加紫金土,釉料由钙釉到钙碱釉,都是涉及到核心层的革命性变化。
烧成工艺处于中间层。窑炉类型的选择与建造,坯件的装盛与入窑装烧方式、温度与气氛的控制等,一般来说,会受到工艺传统的强烈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中,窑炉类型的稳定性最强。诸如明火裸烧到匣钵装烧、垫圈支垫到垫饼支垫、M性匣钵到漏斗形匣钵等,都属于中间层的变化。
产品器类、造型和装饰等属于外化的文化要素,一般通过模仿就能实现跨地域甚至跨时代的传播,与核心层和中间层相比,稳定性最弱,对外部需求和刺激的反应最敏感,变化最快,这个层次属于浅表层。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