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对称性破缺的起源:生命最初为何偏好一种手性?(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17] M. W. Powner, B. Gerland, J. D. Sutherland, Synthesis of activated pyrimidine ribonucleotides in prebiotically plausible conditions. Nature 459, 239–242 (2009).
[18] F. C. Frank, On spontaneous asymmetric synthesis. Biochim. Biophys. Acta 11, 459–463 (1953).
[19] D. G. Blackmond, Autocatalytic models for the origin of biological homochirality. Chem. Rev. 120, 4831–4847 (2020).
[20] S. Dutta, A. J. Gellman, 2D Ising model for enantiomer adsorption on achiral surfaces: L- and D-aspartic acid on Cu(111). Entropy (Basel) 24, 565 (2022).
本文翻译自 PNAS 评论文章
文章题目:
Homochirality and chiral-induced spin selectivity: A new spin on the origin of life
文章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0505119
自生成结构读书会报名中
生命是有心(意识)的,但当你一层层剥开生命的组织,却只有心脏而没有一颗“心灵”;打开大脑皮层看到一个个神经元,却看不到“意识”。然而,生命与意识都具有“自我生成“的能力,生命自发从非生命中生成,意识自发从生命中生成。更惊人的是,生命与意识的自我生成结构似乎很相似。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最可能的备选结构会是什么呢?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复杂活系统的自生成结构,集智科学家小木球(仇玮祎)联合周理乾、王东、董达、刘宇、苑明理、傅渥成、章彦博等科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一线研究者共同发起组织《自生成结构系列读书会》。其中已经完结,读书会所形成的自生成结构社群集结了相关领域的教授、硕博及产业界人士。现在报名读书会即可解锁第一季读书会所有录播视频并入群,欢迎从事相关研究、对相关领域有浓厚兴趣的探索者报名参与交流。
原标题:《手性对称性破缺的起源:生命最初为何偏好一种手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