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生来”就有偏见?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生活中的偏见无处不在,群体间的对立和冲突并不新鲜,这顽固的偏见是如何传播的呢?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给出的答案之一是“顺应”。人类的“懒惰大脑”选择顺应文化传统,包括民族中心、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等等。在家庭环境中通过“肌肉记忆”或微妙态度的习得,让社会中固化的偏见不断传承下去。
正是因此,打破偏见才需要人们把自己置于文化传统的对立面,无谓的大声疾呼、通过“冒犯”引发思考与争辩。现代社会的文明,便是在人类一次次打破偏见的战役中进步的。本文摘自《偏见的本质》,戈登·奥尔波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偏见的产生及影响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顺应
有人将“文化”(culture)定义为,那个为生活中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东西。
只要生活中的问题还与群体关系有关,那这个答案很可能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这是自然而然的。每个民族都倾向于加强内部的联结,将自身民族最辉煌时期的传奇流传下去,并声称(或暗示)其他民族不如自己所在的民族那么出色。这样的现成答案是为了民族自尊心与团体的生存。
这种民族中心的思维方式就像是祖母的旧家具,人们有时尊敬它,珍视它,但更多的时候,人们仅仅认为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偶尔,这个答案会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而已。它的存在是为了发挥特定功能,它熟悉、令人安心,因此是好的。
顺应及其功能意义
现在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顺应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还是对那些这样做的人们具有深远的功能意义?它只是表象的,还是更深刻的东西?
答案是,我们对文化传统的顺应有着不同的层次。有时,我们几乎无意识地遵从传统,或者仅仅有一些浅层的认同(例如,靠道路右边行走);有时,我们会发现一种对自己意义深远的文化传统(例如,拥有财产的权利);有时,文化所传播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格外珍视的(归属于某个教会)。在心理层面上,人们能够发觉在自己所顺应的事物中,自己对一些的认同多于对另外一些。
下面的研究很好地阐释了顺应民族中心传统时,两种不同程度的自我介入。研究来自《美国士兵》(The American Soldier):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