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鲁迅经典《故乡》:少时难解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人类的记忆里,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名字或符号,而是由许多场景、人物和故事构成的精神家园,是被赋予了许多情感和记忆的心灵乐土。
苏联有句名曾说过:一个人绝不应该忘记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块热土。诚然,无论距离相隔多远,时间逝去多久,人类对故乡的热爱历久弥新。
余光中的乡愁是他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小小邮票,北石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离乡越远思念越长的线,席慕容的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
而鲁迅的乡愁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清醒的幻灭和沉痛的思索,我们从他的《故乡》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如今我们回乡是否也感同身受?
一、儿时的精神家园已萧索和破碎
1919年12月鲁迅冒着严寒回绍兴老家探亲,实则是为卖绍兴老屋而回。鲁迅离开故乡20余年了,如今再回故乡,其中的千愁万绪可想而知。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的故乡去”,《故乡》开门见山地直奔故乡的主题,可以看出“我”的急迫心情,但是现实的故乡却今非昔比了。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让人心中立涌悲凉,这完全是一幅衰败、寥落、残破的景象,记忆中的美好故乡已茫不可寻。
所以,“我”不禁悲中从来“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因为觉得与儿时的记忆胶片相去甚远,只得用“故乡本也如此”来聊以慰籍。
待”我“走进来看“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如此由远及近的景物描绘,更让故乡增添了许多破碎的悲凉,揭示了故乡“终是回不去”的悲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