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文学的新突破——评徐贵祥长篇小说《伏击》|书评(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二是特殊的视角。
《伏击》以第一人称叙事。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作者笔下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我”视野所及的范围内,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真实感和可信度比较强。但也有局限,它受制于“我”的观察和认知,那些没有进入“我”视野的内容,作品就无法写出来。这就不像第三人称叙事那样天马行空,灵活自如。
值得注意的是,《伏击》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作品中的叙事人物“我”,指的是国民党军队的连长楚大楚,而且,不是活着的楚大楚,而是楚大楚死后的魂灵。既然是魂灵,当然无所不能。所以,作品中多数内容都是以楚大楚的口吻叙述出来的,“我”是在场的;也有一些内容,“我”并不在场,也就是说,超出了楚大楚的视野,实则变成了第三人称叙事。这种“错位”,看似不合理甚至有瑕疵,但恰恰因为“我”指代的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魂灵,所以,无论叙述什么内容,又都是合乎逻辑、无懈可击的。作品特殊的视角,给读者带来了新奇的审美体验。
此外,徐贵祥小说向以现实主义著称,《伏击》也是如此。而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以楚大楚的魂灵来叙事,这就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可读性,提升了其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
三是精巧的书名。
作品以“伏击”为书名,简简单单却匠心独运,其含意至少包括三层:
其一,指易水寒的潜伏。国民党特务隐藏在红军内部,意欲暗算,图谋不轨,这自然是一种“伏击”。
其二,指凌云峰的顶替。凌云峰被指派顶替楚大楚,起初是国民党谢谷部队对日作战的需要。联系《穿插》的内容,不难了解到,八路军掌握这一情况后,默许了假楚大楚的存在。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态度,更好地发挥凌云峰以国军军官身份挫败国民党摩擦阴谋、联合抗击日寇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凌云峰的顶替,其实质也是一种“伏击”。
其三,指对易水寒的改造。易水寒潜入陕北后,其国民党特务身份早已被组织上识破,但组织上看到他不断觉悟、不断清醒的表现和以死洗罪、向死而生的战绩,就不动声色,对他逐步进行教育和改造,最终使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抗日名将。对易水寒的改造,说到底,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种“伏击”。
综上所述,作品取名“伏击”,一石三鸟,直指要害,其内涵的丰富性和构思的突破性,值得学习借鉴。
*本文作者张烈鹏,首发于新华网,为“人文社书评圈”圈友作品精选。已获作者授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