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电影叙事中的红色文化力量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李娟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艺实践活动,主流电影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呈现民族形象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其自身的话语体系构成了可视可感的精神图景。主流电影叙事与时代的社会文化结构之间存在一种互文关系,成为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独特的精神魅力与文化力量。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由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凝结而成的红色遗产,成为红色文化中的遗传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21世纪以来,主流电影不断进行叙事模式的调整,力图在民族精神、历史景观与文化心理等多重向度中更加突出个体形象,实现民族精神和民众情感结构的高度契合,尤其是在推动红色文化内容参与电影叙事的过程中,进行了诸多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主流电影叙事中的红色记忆图景
红色文化一直都是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主流文艺作品的重要叙事资源。21世纪以来,电影《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建党伟业》《可爱的中国》《辛亥革命》《百团大战》《血战湘江》《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等,或以宏阔的历史笔触描摹革命事件,或以细腻的艺术刻画再现领袖人物风采,更多的是通过民族历史记忆与个体情感记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像表述,以建构新的文化记忆和电影精神,折射出中国电影叙事发展的自信和成熟。借助电影建构的特殊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沉淀到记忆主体的内心深处而愈加深沉。《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建党伟业》通过红色记忆的讲述对国家正史进行影像化表述,唤起观众心中的集体记忆,进而增强民族情感和归属意识。《红星照耀中国》以一位西方记者的视角对海内外观众讲述“延安记忆”,为世界观众了解中国的革命真实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电影历史文本。
史诗巨片《古田军号》采取跨越90年时空的艺术表达,以军号、毛笔、地图、领章等诗意化的符号,彰显了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意蕴。
主流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话语的生产能力与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对于红色记忆的展示成为建构主流电影精神图景的重要使命。电影《张思德》《云水谣》《集结号》《秋之白华》《周恩来回延安》等,将历史伟人群体赋予更丰富的普通人的情感,更加注重在历史洪流中展示个体的生死悲欢与跌宕命运。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革命年代仁人志士的战斗史实和斗争精神的凝结,具有重要的精神动力价值,主流电影对于红色记忆资源的汲取更加多元化、丰富化。《秋之白华》以散文诗的优美形式在讲述者、回忆者、倾听者、追溯者等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中切换融合,讲述杨之华与瞿秋白从相知相爱到痛苦分离,以及最终瞿秋白从容就义的特殊记忆。《张思德》在电影片头就以“谨以此片献给平凡而光荣的先辈”进行记忆定位,黑白影像特有的历史质感与庄重感,将革命人物形塑为血肉丰满又充满精神感召力的生命个体,从而感召观众爱国主义情怀的滋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